【頭號癌症殺手】女性患肺癌多數不吸煙 醫生拆解5大癌變徵兆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2/09/05 17:08

最後更新: 2022/09/25 19:17

分享:

分享:

肺癌是頭號癌症殺手!本港女性患肺癌多數不吸煙,醫生拆解5大癌變徵兆。

每年都有大量病患因癌症被奪去生命,而10大癌症殺手中,肺癌位居第一。究竟肺癌為何會成為本港癌症第一大殺手?肺癌成因有哪些?是否只有吸煙人士才容易患肺癌?本港目前又有哪些肺癌治療方法?TOPick請教腫瘤科醫生陸凱祖,帶大家全面了解肺癌。

最新影片:

陸醫生表示,全球普遍性而言,吸煙仍為肺癌最主要因素,尤其在外國有很多個案。但香港的肺癌病人,大部分並不吸煙,煙民只有約10%,但罹患肺癌人數仍高企,甚至有不斷上升趨勢,反映罹患肺癌未必一定與吸煙有關:

香港肺癌病人多見3項特徵:「東方女性」、「不吸煙」、「基因變異」。因基因變異而產生肺癌,與因吸煙導致肺癌的病人,更是屬於兩种不一樣的癌症。臨床上發現,更多病人是基因問題導致肺癌,大部分無遺傳因素。

醫生強調,自身基因變種引發肺癌雖無法防止,但吸入二手煙、常接觸空氣污染、工業塵埃等環境,確實對肺部健康也有一定負面影響,要盡量避免。

肺癌早期病症

陸醫生表示,煙民仍屬於高危族群,例如習慣每日吸一包煙、煙齡10年;或每日半包,但有20年煙齡。不過,若能夠每年或每兩年做一次肺部電腦掃描檢查,也可及早排查。相反,並不吸煙的人士,若出現以下症狀,則需要留意:

  • 長期(3-4星期)咳嗽難痊癒
  • 咳血
  • 呼吸困難
  • 聲沙
  • 肺部疼痛

如上所言,肺癌在香港多見於基因變異所致,因此更有年輕化趨勢。醫生回憶稱,臨床上接觸過最年輕的患者約20多歲,但普遍是50歲以上患者。他強調,患者年齡不具參考作用,只要有病症,就應該要進行檢查。

「杵狀指」自測肺癌徵兆並不準確

台灣有醫生指出,市民可藉是否有「杵狀指」,自我檢測肺癌發病徵兆。不過,陸醫生釐清此謬誤:

這是很舊時的方法,並不準確,也不是常見的檢測方法,更不是肺癌才會有的特徵。

相反,醫生指出,大部分肺癌患者沒有此症兆。「杵狀指」只代表人體肺部出現問題,可以是肺癌,也可以是一般發炎,是一種骨膜的增生,不只在指甲才有;另外還可能伴隨骨痛問題。因此,不能僅靠此方法診斷是否有肺癌;最主要症狀,仍需留意是否長期不斷咳嗽。

肺癌分期

肺癌可分為四期。第一、二期屬早期,第一期腫瘤只長在肺部,第二期則腫瘤擴散到近距離的淋巴;均可做手術清除。第三期屬中期,腫瘤擴散到遠距離淋巴,難以透過手術清除乾淨。而第四期則是晚期,腫瘤擴散到其他身體部位例如骨、腦部;患者無法進行手術治療。因此,醫生呼籲,只要儘早發現腫瘤,就能做手術解決,成效良好。可惜,腫瘤容易擴散,只有二至三成病人求診時仍屬於早期患者,大部分已是第三至四期,甚至有病人的癌細胞已擴散至腦部,仍沒有病徵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治療方法

肺癌難被發現,對於中至晚期患者的治療方法,陸醫生表示,現比起10年前已有巨大改變。

目前治療肺癌的藥物,最佳療效已至少可延長生命2-3年,比起以前平均僅提升存活率約10個月,是難以置信的事。

他回憶,過去的化療方法對於癌細胞已擴散的病人,割除腫瘤後的復發風險仍極高,病人需要長期依靠藥物控制。且病情控制期平均僅8個月,延長生命最多一年,益處不顯著。針對現今普遍肺癌患者是基因突變而令細胞癌變,新一代的兩種療法則成效更佳:

點擊圖片放大
+5
+4

新一代抗癌藥物成效顯著

陸醫生分享了一個印象深刻的病例:

一名30多歲的男性來求診,他並不吸煙,卻在左肺長了一顆8-9cm的腫瘤,外科醫生看過表示不可手術。因他屬於基因突變引發肺癌,於是在治療上,先用標靶藥3個月,此後他體内腫瘤已幾乎不見;再做切除手術時發現腫瘤已殘存極少。這位男士至今沒有復發跡象。

預防方法

關於預防方法,陸醫生坦言,不吸煙的人若因基因變異引發肺癌,難以預防。因此,定期做篩檢,儘早發現問題仍是最重要的。也可以在日常中避免接觸危險因素,例如自覺地戒煙、避免吸入二手煙,避免長期逗留空氣污染環境、吸入石棉等工業塵埃等。

最後,陸醫生寄語肺癌病人及擔心會患上肺癌的市民:

我們現在對肺癌不似曾經那樣絕望。現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到病人,藥物也不像以前有巨大傷害力;相反,現今藥物有很好的成效,副作用亦可接受;與10年前已相差很大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【獨家優惠】百佳網店購物滿$800減$40折扣碼(500份):https://bit.ly/3we1pJ8

記者:沈佩珊、張沛